未成年人保护

第一章 总则

第一条 目的与依据

为贯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》(2025 年修正)、《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》及 2025 清朗专项行动要求,结合平台实际,制定本条款。本条款适用于平台内所有涉及未成年人的直播服务、内容传播及用户互动行为。

第二条 基本原则

1. 最优先保护原则: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置于首位,建立全流程保护机制。

2. 技术赋能防控:运用人工智能、人脸识别等技术,实现年龄核验、内容过滤、消费管控的智能化。

3. 家校协同治理:通过家长监护系统、监护人授权等功能,强化家庭与平台的联动管理。

4. 零容忍违规处置: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实施 零容忍,建立快速响应与惩戒机制。

第二章 注册与认证管理

第三条 年龄核验机制

1. 强制实名认证:用户注册时需通过身份证 OCR 识别 + 人脸识别双重验证,系统自动核验年龄。

2. 年龄分级管理

1.未满 16 周岁:禁止注册账号及使用直播服务。

2.16-18 周岁:需监护人通过平台 家长监护系统进行书面授权,且账号绑定监护人支付宝 / 微信账户。

3. 动态监测:定期对用户年龄信息进行复核,发现冒用身份者立即封禁账号。

第三章 内容安全管理

第四条 未成年人相关内容审核标准

1. 禁止内容:

1. 涉及未成年人的暴力、欺凌、虐待等行为展示。

2. 诱导未成年人吸烟、饮酒、纹身、早恋等不良行为。

3. 泄露未成年人姓名、学校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。

4.  网红儿童为噱头进行商业炒作或低俗表演。

2. 分级管控:

1. 青少年模式:每日 22:00 - 次日 6:00 强制关闭,仅推荐教育、科普、艺术等正向内容。

2. 家长控制功能:监护人可设置观看时长、屏蔽特定内容类别。

第五条 主播行为规范

1. 未成年人主播限制:

1. 禁止未满 16 周岁未成年人单独直播,16-18 周岁未成年人直播需监护人全程陪同。

2. 主播不得诱导未成年人参与 连麦 PK”“礼物抽奖等互动活动。

2. 内容合规要求:

1. 直播中涉及未成年人互动时,需对未成年人面部进行模糊处理,避免暴露身份信息。

2. 禁止以 未成年粉丝榜”“未成年人打赏排名等形式刺激消费。

第四章 消费保护机制

第六条 打赏行为管控

1.支付限额:

1. 未满 16 周岁:禁止任何形式的充值打赏。

2.16-18 周岁:单次打赏≤50 元,单日累计≤200 元,需监护人通过支付宝 / 微信二次确认。

2. 退款机制:

1. 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账号打赏的,监护人提供有效证明后,平台 30 个工作日内全额退款。

2. 对争议订单启动 快速响应通道,优先处理未成年人相关投诉。

第七条 虚拟礼物管理

1. 功能限制:

1. 青少年模式下关闭 礼物特效”“打赏榜单等功能。

2. 禁止设置 未成年人专属礼物限时打赏奖励

2. 风险提示:

1.支付页面显著位置标注 未成年人禁止打赏警示语,采用弹窗形式强化提醒。

第五章 隐私与数据保护

第八条 信息收集与使用

1. 最小必要原则:

1. 仅收集未成年人姓名、身份证号、监护人联系方式等必要信息,且需监护人书面授权。

2. 禁止采集未成年人生物特征(如指纹、虹膜)用于商业目的。

2. 数据安全措施:

1. 未成年人信息加密存储,访问权限实行 双人审批

2. 定期进行数据安全审计,防范数据泄露风险。

第九条 隐私保护义务

1. 用户协议优化:

1. 单独制定《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声明》,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权利与义务。

2. 监护人可随时查询、更正、删除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。

2. 第三方合作管控:

1.禁止向第三方提供未成年人信息用于精准营销或用户画像。

第六章 应急处置与责任追究

第十条 违规内容处理

1. 快速响应机制:

1. 发现涉及未成年人的违规内容,AI 系统实时拦截,人工审核团队 5 分钟内完成复核并下架。

2. 重大违规事件(如未成年人被侵害)立即向网信、公安部门报告。

2. 账号封禁规则:

1. 主播违规:首次警告,二次封禁 7 天,三次永久封禁并列入行业黑名单。

2. 粉丝违规:发布未成年人隐私信息的,永久封禁账号并公示处置结果。

第十一条 内部责任体系

1. 审核失误追责:

1. 漏判重大违规内容的审核员,扣除绩效奖金并接受再培训。

2. 因技术故障导致未成年人权益受损的,技术负责人承担管理责任。

2. 第三方责任:

1.合作机构(如支付渠道、云服务)违反本条款的,终止合作并追究法律责任。

第七章 监督与持续改进

第十二条 社会监督机制

1. 举报奖励:

1. 设立 未成年人保护专项举报通道,对有效举报者给予最高 1000 元奖励。

2. 举报信息 72 小时内反馈处理结果。

2. 信息公开:

1.每季度发布《未成年人保护白皮书》,披露违规处置数据、用户投诉处理情况等。

第十三条 制度更新与培训

1.动态修订:

1. 根据法律法规变化及行业标准,每半年对本条款进行修订,修订内容通过平台公告发布。

2. 员工培训

1.新入职员工需通过 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考试,每年组织全员参与政策解读与案例分析培训。

第八章 附则

第十四条 生效与解释

本条款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由重庆美踏创宇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解释。平台将持续优化未成年人保护措施,积极响应社会关切,共同营造健康的网络直播环境。